2022/9/11

新成員 新希望

我家老大是個糊塗的孩子,第一次去逛動物園就迷路

迷路好幾次,常常跟他開玩笑,以後,不要把自己的孩子給搞丟就好。

而今天,他有了自己的孩子,看起來要期待婷妤比較有把握。




2022/9/4

離岸風機一日行

因為颱風,原本周六行程延至周日。
早六出門,八點半上船,九點出港,到一點才抵達風場重心。

2022/8/15

新北藍

喜歡北海岸的藍
搭著草里漁港的彩繪,即將完工的藍白咖啡館,中角被立即清的蚵棚。
基隆從岸置中心的擱淺安排,海洋智能館,還有方舟號

東北角福隆驛站到三貂角協會,繁殖場
還有低度利用漁港的養殖箱網。
草里漁港
中角灣
蚵棚入侵
岸置中心
智能館
方舟一號
福龍驛站
馬岡潮間帶


九孔池

復育中心
美灩山漁港箱網
和美漁港


2022/8/9

海洋女科學家part2

2016,因為培宜受ait邀訪回台,辦了第一次海洋女科學家聚會。
2022,辦了第二次沙龍。
來了有20幾位
聽聽大家的經歷,想想可以做些什麼,挺有展望性的。

2022/7/24

【被長期圈養的海龜,野放好嗎?】

 【被長期圈養的海龜,野放好嗎?】

三隻於葡萄牙被長期圈養,最久超過30年的綠蠵龜與赤蠵龜,在野放六百多天之後,回到了古巴、巴西,以及茅利塔尼亞。

 

2017/5/12

研討會資訊-2017海洋廢棄物論壇

2017海洋廢棄物論壇


 
會議緣起
塑膠被發明及應用以來,已超過百年的歷史,隨著材質和技術的不斷進步,已普遍應用在人類生活的每個面向,食、衣、住、行裡,塑膠無所不在。儘管塑膠提供了種種的便利好處,但人們不良的使用習慣及拋棄方式,已重傷了地球生態。橫屍海灘的台灣鯨豚、來不及長大的中途島信天翁,是無言的控訴,顯現廢塑膠已成為海洋生物的殺手。
全球海洋廢棄物相關研究,最近5年內全球每年均有50-100篇學術論文發表,為海洋研究的熱門領域。目前國內在此領域還處於萌芽階段,投入的資源和人力非常有限。所以,對於台灣周邊海域生態遭受塑膠廢棄物危害的確實狀況,難以掌握完整的面貌。
相較於亞洲各國的學者與政府紛紛投入研究,台灣學界也有少數幾位學者投入,不過研究範圍可能受限於經費,而相對侷限。台灣部分社團在此領域上也投入很多實際活動,應有助於研究展開。臺灣四面環海,對於海洋廢棄物的研究應有其優勢; 而且海洋廢棄物所造成的困擾,也讓這個研究有其急迫性。
通常,科學研究成果可以作為尋求解決方案的重要指引,將政策導向污染源的防治及破壞狀況的復原。從國外經驗,的確看到科學研究引導政策演變的成功案例,充分展現科學研究對解決問題、改善環境的價值。所以,舉辦這場海洋廢棄物論壇,是希冀達成兩個目的:()引進國外研究議題與方法,供國內相關領域學者參考,以帶動國內研究能量;() 針對研究成果運用於政策倡議的作法,提供國際經驗交流的機會。
邀請您一同蒞臨指導,共襄盛舉!



會議議程
一、主辦單位: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二、協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
三、會議時間: 2017.05.2021(六、日)   
四、會議地點: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國際會議廳(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
2017520日(六)
國際會議廳
09:30~10:00
 
10:00~10:30
開幕式
場次一 海洋塑膠研究與官方政策
時間
主持人
講者
演講題目
10:30~11:30
海洋大學
邱文彥 教授
Dr. Marcus Eriksen
More Oceans Less Plastic
11:30~12:00
海洋大學 黃向文
台灣海廢資訊與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12:00~13:30
 
場次二 漁業廢棄物研究
時間
主持人
發表人
演講題目
13:30~14:30
漁業署
繆自昌主任秘書
中研院
邵廣昭 教授
Dr. Sun Wook Hong
南韓海洋廢棄物議題:水產養殖業保麗龍浮具之討論與解決
14:30~15:00
陳璋玲、郭柏秀
水產養殖保麗龍浮具管理策略之探討:以日本、韓國、台灣為例
15:00~15:30
 
場次三 民間環保組織之實踐參與
時間
主持人
發表人
演講題目
15:30~16:30
主婦聯盟基金會
賴曉芬 董事長
Mr. Hiroshi Kaneko
日本海廢問題回應:官方與非政府/非營利組織間的合作
16:30~17:00
荒野保護協會 胡介申
淨灘之外、還有更多 - 公民團體面對海洋廢棄物的想像與行動



2017521日(日)
09:30~10:00
 
場次四 台灣公部門海廢處現況與挑戰
時間
主持人
發表人
演講題目
10:00
11:30
中研院
邵廣昭教授
環保署水質保護處宋欣真簡任技正
台灣海洋廢棄物問題的現況與因應作法-環保署水質保護處經驗
環保署環境衛生與毒物管理處
邱國書簡任技正
台灣海灘認養推動現況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謝偉松處長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經驗
北海岸與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蔡政翰教授
北海岸與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經驗
11:30~13:00
 
場次五 教育實務交流
13:00
|
14:30
主持人
發表人
演講題目
海科館
吳俊仁館長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陳麗淑主任
海洋廢棄物教育方案介紹
14:30~15:00
 
場次六 綜合討論
15:00
|
16:45
主持人
與談人
議題
海洋大學
黃向文教授

慈心基金會
蘇慕容執行長
Dr. Marcus Eriksen
Mr. Hiroshi Kaneko
Dr. Sun Wook Hong
水保處宋欣真簡任技正
荒野 胡介申先生
中研院 邵廣昭教授
討論一 台灣海廢研究前瞻
討論二 各界合作處理海廢危機-
16:45
|
 17:00
閉幕式



國外講者簡介
【海洋塑膠污染研究】
Dr. Marcus Eriksen  (5 Gyres Institute, CA, USA)
說明:5 Gyres是美國研究型的NGO,創辦人Marcus Eriksen曾經用15,000個塑膠瓶和廢棄的飛機機身建造一艘「垃圾筏」,展開加州到夏威夷長達88天的調查旅程。5gyres如今是全球海洋塑膠汙染倡議的領頭羊,透過專業的科學素養、優異行動力與無私的分享引領全世界NGO往更乾淨的海洋努力。在他們和其他民團體的努力之下,成功促使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簽署<無柔珠水域法>
【漁業廢棄物研究與政策措施倡議】
Dr. Sun Wook Hong (Korea Marine Litter Institute, Our Sea of East Asia Network, OSEAN)
說明:台灣棄置漁具(derelict fishing gears, DFGs)汙染海洋的問題相當嚴重,韓國同為漁業大國,DFGs佔整體海洋廢棄物比例超過陸地來源,Dr. Hong之團隊為韓國海洋漁業部之學術與政策顧問,針對韓國水產養殖用保麗龍提出許多調查,舉辦利害相關者之社區工作坊,並成功遊說政府輔導產業使用替代方案,具備豐富科學涵養的第一線實務經驗。並與韓國政府、學術單位、民間保育團體建立一個通報網絡,廣泛收集危害事件,出版學術報告與科普教育教材,跨領域的合作經驗與研究成果值得我方學習。
【民間力量與海廢政策倡議】
Mr. Hiroshi KANEKO / JEAN理事長 / 日本
說明JEAN全名為「Japan Environmental Action Network 」創立於1990年,是日本參與「國際淨灘行動, ICC」的召集人,每年於春秋兩季舉辦的清潔環境與淨灘活動,參與志工超過3 萬人。也舉辦「海漂垃圾高峰會」和「海漂垃圾討論平台」等座談會,以研討海洋垃圾的解決方案為主旨,致力推動意見交流與資訊共享。也努力從事政策提案活動,曾促成於2009 7 月制定的「海岸漂流物處理推進法」。


     
主辦及協辦單位介紹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在推展有機農業、真心守護大地即將屆滿20週年之際,把關懷視野伸向海洋,並體會到海洋廢棄物對海洋生物,甚至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危害,而積極關注海洋塑膠廢棄物的議題。因此,從2016年一月份開始就積極推動減塑、淨塑的教育活動。希望大眾透過塑膠對生命及環境影響的認識,傳遞淨塑護生理念、分享各類無塑行動、尋求環保替代用品等。過去一年來,宣導淨塑理念與方法,影響50,000名聽眾,亦舉辦萬人淨灘總動員,讓25,000多人體驗台灣海廢實際狀況。
【主辦單位-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國立海科館位處山海景觀獨特的八斗子半島,成立以來經由海科館與營運團隊慶陽海洋企業共同努力以及基隆市政府與社區里民支持下,海科園區已成為基隆特色亮點。海科館以學校團體和家庭團體為教育對象,是一座兼具展示、教育、研究、蒐藏、休閒娛樂功能,以激發觀眾「親近海洋、認識海洋、善待海洋」,並使「海洋」得以永續發展為使命的博物館。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為臺灣擁有海洋領域系所最為完整的大學,並為臺灣此領域的最高學府與研究重鎮,對臺灣航運產業及海洋科技高級人才的培育貢獻卓著,臺灣相關領域高階人才多畢業於此,該校專注於海事、航運、海洋法、水產養殖、水產生技、海洋生物、漁業科學、食品科學、造船工程、輪機工程、導航、海洋科學、航海工程與技術及所有海洋相關領域。
【協辦單位-社團法人荒野保護協會】

海洋是地球上最廣大的荒野,也是人類最珍貴的天然寶藏,然而海洋廢棄物已廣泛影響社會經濟與自然生態,主要涉及「民眾」、「企業」與「政府」三方之利害關係。2005年以來,荒野保護協會透過「公眾宣導」、「產業創新」、「政策改善」與「科研發展」四項工作指標,創建各方溝通與攜手的平台,共同減少廢棄物進入大海,留給子孫可以赤腳奔跑的潔白沙灘、魚群自在優游的透澈藍海。

2017/4/25

【吃不吃魚翅?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

對個人來說,其實不難。
看著公車站牌看板上的周杰倫舉著拒吃魚翅的手勢,
你可以很快的決定吃,或不吃,
然後去做,是件很簡單的選擇。

如果我們嘗試用更宏觀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
那麼就可以變得非常複雜,而沒有標準答案。
所以,這就會是個挺適合作為海洋事務課程的申論題。

我們試著花些時間,整理一些歷史的軌跡、大眾容易混淆的問題,
作為本案的基本背景資料【Background information】,
然後請你們可以從中發展出你們的Position paper

這裡先試著用Q&A的方式,提供各位一些切入點:


Q1:鯊魚不是一種魚。
複習一下生物課,鯊魚是很多種魚的總稱。
以下這篇FAO的報告告訴妳全球有多少鯊魚種類


    既然有很多種,自然有些種類的數量多、有些種類數量少,乃至瀕危。
瀕危的當然不該吃,那,如果數量很多,資源評估證明可以永續利用,那還能不能吃呢?

Q2:全世界每年捕撈多少鯊魚?who are major fishing countries?
     由於鯊魚種類多,早期因較不具商業價值,所以統計上並不清楚。以台灣為例,早期漁業年報僅有"大鯊"及"鯊條"兩個統計項目,大鯊指的是大型鯊魚,鯊條是小型鯊魚,純粹以體型分,所以統計並不精準,最近才開始區分出幾種如水鯊、馬加鯊等產量比較多的物種,而這有部分也是因為國際組織的要求。

    再沒資料還是要設法找資料,所以,從FAO全球漁業年報來看,可以得知,全球鯊魚的年產量有將近八十萬公噸(你可以試著換算這相當於多少隻鯊魚)。


如果想知道各國的鯊魚產量,可以下載FISHSTAT J 資料庫,
FISHSTAT J 資料庫的頁面有點類似EXCEL,可以利用國家、種類、區域,篩選出各國產量,並統計總數量以及製作圖表,得知各國歷年產量


初步結果顯示,亞洲地區,包括中國、台灣、日本、印尼是主要漁獲國家,但歐洲西班牙以及南美洲的巴西、烏拉圭等國產量也相當可觀。


Q3:鯊魚的全球貿易?
    產量是一件事,國際貿易則是另一個更複雜的流通形式,
鯊魚翅的國際貿易似乎是一件很神祕的事,也是許多環保團體關注的焦點,
FAO 2015年特別整理乙份報告,利用FAO資料對鯊魚國際貿易流向有更全面的介紹。
透過這本報告,妳可以發現魚翅貿易多集中在亞洲地區(香港、中國、台灣),似乎也不令人意外。



Q4: 國際間,誰負責保護鯊魚?
保護野生動植物的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CITES,另一個是區域性漁業組織。
CITES,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簡稱華盛頓公約,
負責評估野生動植物的瀕危狀況,經過委員會討論(表決),把瀕危動植物列入附錄當中,
附錄有三種,第一種禁止貿易(例如大熊貓),第二種需要國際貿易文件管制,例如鯨鯊,
第三種則是區域性管制
妳可以從以下名單找到幾種被列入附錄二的鯊魚、魟魚


另外,也有不少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RFMOs)開始將鯊魚列入管制性物種。
以下是其中一個組織的決議網站,key in shark, 可以找到至少八個決議


其實,很多RFMO的公約並沒有管到鯊魚,只是因為鯊魚是很多漁業的混獲物種,
但越來越受到關注,漁業國家開始擔心,如果RFMO不負起責任,兼管鯊魚保育,
那將會都送到CITES去討論,情況可能對於漁業永續經營更不利。


Q5:怎麼決定那些鯊魚應該保護?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多數的商業魚種有比較複雜完整的資源評估模式,
但是鯊魚因為資料少,很難做到,於是科學家提出用生態風險評估的方式,
挑出瀕危的鯊種,用預警制的精神先保護再說。
底下這篇是ICCAT最早的文章之一,因為這篇文章,ICCAT把幾個鯊魚列入禁捕物種
(誰說科學研究沒有用?)


至於像水鯊之類,數量比較多的物種,就可望有比較完整的漁業資源評估,其次包括馬加鯊等等,都開始嘗試用各種模式估計。

Q6:保護與利用鯊魚資源有國際共識嗎?
當然,鯊魚保護也不是一帆風順。
美國起頭從2000年開始推動禁止鯊魚割鰭棄身,
終於在2004最先通過有關禁止鯊漁業割鰭棄身。

其次開始利用生態風險評估,從ㄚ髻鮫開始禁捕。

CITES也開始加入,從鯨鯊、大白鯊開始,延伸到魟魚


國際組織通過決議之後,各國必須將之落實於國內管理。
漁業署因此公告國內漁船不能捕撈、持有這些鯊魚物種。


檢視上述發展,也可以發現,漁業署公告禁止捕撈鯊魚物種都源起於RFMO的決議要求。
至於CITES的建議,例如列於附錄二的鬼蝠魟,必須貿易"管制",但並沒有禁止。
所以,只要臺灣政府開出口證明書,還是可以販賣。
在國內捕撈後食用?也並沒有違反。至少臺灣是如此決定。


Q7:其他國家怎麼作?

2000年代後期,美國再度提出鰭連身的想法,迄今還在努力中,還沒有通過。

日本還是堅持鯊魚資源應該永續利用,一如他們對於鯨魚的態度。

許多太平洋島國還有中美洲國家禁止鯊漁業,如果要進他們的港口,記得把船上所有鯊魚丟棄,就算符合鰭身比。

印尼也有不少漁民仰賴鯊漁業,只是,因為近期的情況使得鯊魚價格下跌,已經面臨必須轉業,乃至從事走私等不法行為,成為另一種形式的負面衝擊。


覺得很複雜嗎?這裡有篇文章作了整理,可以提供比較清楚的脈絡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acv.12265/full


So, what do you think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