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9/26

ICCAT 2008 SCRS

2008, 轉到學校,轉戰SCRS

2008大西洋鮪類資源保育委員會研究暨統計常設委員會(SCRS)會議重要結論
大西洋鮪類資源保育委員會(ICCAT)掌管大西洋水域鮪旗魚類之保育管理,研究工作由研究與統計常設委員會(SCRS)負責,SCRS下設二個次委員會及六個工作小組,包括統計次委員會、生態次委員會、熱帶鮪類工作小組、長鰭鮪工作小組、黑鮪工作小組、劍旗魚工作小組、旗魚類工作小組和小鮪類工作小組,每年定期在九月第三周集會評估近一年各漁業資源狀況,提出保育建議以及工作計畫,送到九月第四周所舉行的SCRS全席會議討論,所得結論送交年會做為未來保育管理措施之參考以及研究工作重點。


今年會議於922日至926日舉辦魚種小組會議,由臺灣大學許建宗教授、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黃向文助理教授、漁業署周世欽技士、對外漁業合作協會於仁汾組長以及張鳳貞組員參加魚種小組會議。全席會議則於929日至103日舉辦,由林頂榮科長、臺灣大學許建宗教授、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黃向文助理教授參加。茲將參加的會議作過程和結果重點紀要如次。
壹、          各魚種小組決議
一、 熱帶鮪類小組
今年七月召開會議,以VPAMULTIFAN_CL等模式評估黃鰭鮪以及正鰹資源。歐盟特別提醒當其他洋區的這幾種漁獲持續增加時,大西洋卻呈現下降趨勢,應該要思考其原因。
(一)     大目鮪保育建議
大目鮪最近一次評估是在2007年進行,結果顯示MSY85,000公噸,建議將TAC定在85,000公噸,而2007初估漁獲量為67000公噸,尚在安全範圍內。
(二)     黃鰭鮪
今年評估顯示所有漁業的CPUE呈現下降趨勢,而鮪釣漁獲的平均體重變化很大,利用ASPICVPA等模式,得到MSY13-146千公噸間,而近年漁獲量為108千公噸,顯示在安全邊緣。
(三)     正鰹
今年評估主要採用歐盟的圍網CPUE,分為東西兩群,東大西洋系群因為資料較為不足,無法採用MULTIFAN-CL,而採用較單純的生產量模式,估計MSY約為14萬到17萬公噸,而近年漁獲量為13萬公噸左右,尚在安全範圍,建議委員會應注意倘漁獲量超過MSY可能會影響正鰹漁業相關物種。
西大西洋正鰹則利用美國巴西及委內瑞拉的資料,透過MULTIFAN-CL,估計MSY約為3萬公噸,BSP模式估算約為3萬到36千公噸,近年漁獲量為2.5萬公噸左右,尚在安全範圍。歐盟認為有關平均魚體變小部分需要深入思考。
(四)    研究計畫
包括各熱帶鮪類的自然成長率、標示放流、生物參數研究、系群結構以及洄游模式等都將有助於模式評估,工作小組希望在2009年就標識放流資料進行分析,特別請秘書處在明年上半年更新標示資料庫。
二、 長鰭鮪小組
(一)  管理建議
目前分南北及地中海三個系群,惟今年並未進行評估,由於甫通過最新的長鰭鮪配額分配決議案,故建議維持現況。不過,對於長鰭鮪漁獲量自1996年以後持續下降,特別是北大西洋部份,2007年漁獲量創歷年新低,各種漁業之漁獲量都有下降。法國、西班牙降低40%50%,台灣也減少46%。可能原因包括市場價格下降、高油價導致漁船努力量減少,也有可能因為海洋環境。歐盟提醒各國應小心避免CPUE解讀錯誤。
(二)  研究計畫
包括思考以MULTIFANCL評估北長鰭鮪,妥為估算漁獲總量以及增加長鰭鮪五度方格分布資料的涵蓋率、發展所有漁業的標準化CPUE、研究catch at age資料換算方式等。
三、 黑鮪小組
(一)    期中會議結果
今年六月舉行資源評估會議,然而今年開會時,因為許多國家忘記資料繳交期限,2007年只有3816 公噸漁獲資料,不到漁獲量的15%,只好用2006年資料模擬,並透過貿易資料,包括WWF提供的資料,判斷2007年漁獲水準約在48000-56000 公噸。好在德國、義大利、挪威、摩洛哥、土耳其等國提供早期資料,彌補早期資料之不足。
此次評估主要由西班牙學者進行,主要還是靠日本鮪釣船資料,利用VPA等方法,初步顯示SSB2000年以後急遽下降,結果顯示漁獲死亡率可能高達FMSY的三倍,產卵群量則低於SSBMSY20%而短期建議之MSY只剩下1250015000公噸,諸多情境模擬顯示如果實施三年的禁漁期,資源才有復甦可能,但也因為資料不足,所以此評估可信度可能有限。
至於西大西洋黑鮪,有些新的生物調查,包括黑鮪成長、同位素研究其產卵場等。證明西大西洋黑鮪產自西大西洋。目前西大西洋黑鮪產卵群緩慢復甦中,但並沒有預期中的樂觀。建議四年評估一次,期間多注重相關生物研究、標示研究。歐盟則對於系群混合的評估假設並不認同,因為證據尚有爭議,美方主席則認為一定的混合是有可能的,如果要更深入了解,委員會可能要投入更多研究資源。
(二)    東大西洋黑鮪保育建議
資源狀況:今年評估結果建議:在資料嚴重不足情況下做出的評估顯示目前的漁獲死亡率仍達FMSY的三倍,認為不僅禁漁區期應該擴充、配額量也應該降到15000 t 甚至更低的水準,才有望在2023年恢復黑鮪資源量。

(三)    西大西洋黑鮪保育建議
依據評估結果,不管是高補充群或低補充群都仍在紅色危險狀態,之前TAC 2100t 設定過於樂觀,應該要再降到2000t 1500 t,才能有75%機率在2019年回復。
(四)    研究計畫
鑒於資料品質問題,工作小組在未來三年內不打算評估黑鮪資源,希望能將研究集中在生物研究、可信資料蒐集,歐盟科學家也提到標識放流計畫很重要,希望有基金資助。
四、 劍旗魚工作小組
今年二月舉行地中海劍旗魚會議,評估結果認為要延長禁漁期到半年之久(每年後兩季)才有助於資源恢復,也可以考量降低漁獲努力量、漁獲體長限制以及配額限制等,而經濟因素也應列入考量。
(一)  劍旗魚保育建議
前次評估於2006年,下次評估在明年九月,故建議維持現行管理決議,也提醒如果各國依照配額標準補足,則將超過建議的MSY
(二)  研究計畫
建議於2009年九月進行南北劍旗魚的資源評估,各國科學家應該依據相關規定,於七月底前繳交所有相關資源評估所需參數資料。
五、 旗魚工作小組
今年五月舉行雨傘旗魚資料準備會議,有些國家的旗魚資料未分割為雨傘旗魚及長吻旗魚(包括日本及我國),有些沿岸國則資料不齊全。與會者建議可分為西大西洋,東北大西洋以及東南大西洋三系群評估,主席希望在明年的資源評估會議資料能夠充分。
(一)保育建議
除了延續目前管理措施,也鼓勵採用圓形鉤以增加旗魚存活率。至於未來規劃,希望在2010年準備資料2011年進行資源評估。
(二)旗魚研究計畫
旗魚研究計畫起源自1987年,包括相關的生物及資源評估研究。2008年在烏拉圭、委內瑞拉派遣11航次延繩釣船觀察員、在巴西船從事圓形鉤試驗等,並開始在塞內加爾、迦納、象牙海岸進行旗魚資料蒐集及檢視。
此外,建議在20096月上旬進行雨傘旗魚之資源評估;2010進行黑皮旗魚及紅肉旗魚的資料準備會議,2011年進行資源評估,因此,建議各國在2009年繼續進行相關生物研究、基因研究、釋放後活存率等等,台灣及日本則應該提供至2007年的雨傘旗魚CPUE指標、提供切割後的資料等。
六、 鯊魚工作小組
(一)保育建議
今年九月會議進行三個魚種(水鯊、馬加鯊、鼠鯊)評估以及生態風險評估,其中鼠鯊的部分因為資料不足,還需要後續加強,而水鯊顯示資源尚在安全水準,馬加鯊則比較危險。
(二)研究計畫
儘可能的評估各種鯊魚的CPUE標準化、蒐集基本生活史資料供生態風險評估之用,以及在2009年製作鯊魚辨識守則,與ICES共同評估北大西洋鼠鯊,並考量採用電子標籤放流實驗。
貳、          其他重要決議
一、 統計次委員會
(一)  有關2008年各國漁獲統計與生物資料(TASK III)提報議題,秘書處表示各國資料缺報狀況仍然相當嚴重,SCRS主席希望各國改善。
(二)  與會者建議由秘書處購置網路設施及軟體並作行政支援,提供網路視訊會議及資料貯存空間,供魚種小組及相關研究人員使用及會前溝通用。
(三)  為使各魚種小組評估工作順利進行,建議各國應於魚種工作小組、資源評估會議前兩週繳交資料,由小組主席管控,各國應徹底配合執行。
(一)  今年三月期中會議目標在於評估ICCAT漁業對於海鳥之衝擊,包括了解ICCAT鮪釣漁業之漁撈努力量,然面臨資料不足問題,希望各國在下次會議時能儘量提供。
(二)  歐盟認為應該著重在ICCAT漁業對於海鳥死亡率的估計,而不是海鳥資源族群評估。SCRS主席則宣導應該將生態物種以及相關漁業都列入考量,才能整體評估ICCAT漁業的影響,其次,透過與海鳥專家共同合作評估,而不只是把資料提供給海鳥專家,才能獲得較平衡的研究,畢竟海鳥專家對於漁業也不清楚,單純提送資料反而危險。
(三)  針對ICCAT 07-07號海鳥決議案方通過,目前收到的新資訊相當有限,希望各國能夠在明年的次生態委員會會議提供資訊。
(四)  至於2009年工作計畫,包括瀏覽新資訊、完成海鳥初步評估、採用生態風險評估分析混獲物種。
(一)  今年二月會議目標在於評估漁撈能力以及資源評估成效,然而,由於24米以下漁船欠缺資料等問題,其他資料從各個資料庫內儘量擷取,包括國家報告以及各國科學家。結論是,資料還是非常不足。建議委員會應要求會員提供魚種別的努力量、實際作業船數等。
(二)  依據其他資訊顯示北大西洋長鰭鮪、地中海及東大西洋黑鮪、地中海劍旗魚、紅肉旗魚、黑皮旗魚等都有過度漁撈能力的問題,但無法算出國別或船隊別漁撈能力的影響。建議此議題列入各相關魚種工作小組討論。
四、 其他
(一)  在西班牙政府的贊助下,新秘書處將於明年落成,爾後相關會議將可在新秘書處開會。
(二)  為持續協助開發中國家加強資料改善以及資源評估能力,日本捐助之資料改善基金持續幫助迦納資料改善以及觀察員計畫,並舉辦CPUE標準化研討會,由美國及日本科學家主持,邀請各國科學家參加。
(三)  有關人事方面,由於族群動力學專家遲未確定人選,幾經研商,前任副祕書長Victor Restrop將於明年一月回任。
參、          給委員會的建議
(一)        同意秘書處聘用族群動力學專家以及混獲整合專家。
(二)        秘書處應該在2009年上半年整合建置完成鮪魚標示資料庫。
(三)        委員會應資助邀請外部專家所需費用。
(四)        針對特定議題,與其他RFMO合作交換資訊,希望委員會能贊助此部分費用。
(五)        建議維持四年一次的重要魚種資源評估頻度。
(六)        建議會員針對重要魚種(黑鮪)進行港口採樣、耳石分析等研究。
(七)        各國應利用觀察員計畫以及漁獲報表統計資訊,盡到繳交資料的義務,此外,ICCAT也應該思考由ICCAT執行科學觀察員計畫以獲得相關資料。


總表 大西洋各魚種評估指標與管理現況
魚種
系群
TAC(年度)
MSY
近期漁獲
B/Bmsy
F/Fmsy
決議
大目鮪

90,000(2008)
90,000-93,000
67,172
0.92
0.87
04-01
黃鰭鮪


130,600-146,600
108,160
0.96
0.86
04-01
正鰹

143,000-17,000
125,400
>1
<1
04-01
正鰹
西

30,000-36,000
25,400
>1
<1


30,200(2009)
30,200
21,549
0.81
1.5
07-02
長鰭鮪
29,900(2011)
33,300
20,032
0.91
0.63
07-03

MED

6,546
?
?
?

黑鮪
29,500-25,500
(2007-2010)
12,500-15,000
32,398
(61000)
0.14-0.35
3.04-3.42
06-05

西
2,100(2007-)
2,852
1,624
0.14-0.57
1.27
06-06

14,000(2008)
14,133
11,938
0.99
0.86
06-02
劍旗魚
17,000(2009)
17,000
15,416
>1
<1
06-03

MED

14,250-15,500
14,600
0.26-0.87
1.3
07-01
黑皮旗魚


600-1,320
610
<1
>1
06-09
紅肉旗魚


1,000-2,400
2,916
<1
>1
06-09
雨傘旗魚

?
969




西

?
506



水鯊

?
61,845
1.87-2.74
0.13-0.17



?
37,075
1.95-2.80
0.04-0.09

馬加鯊


?
5,996
0.95-1.65
0.48-3.77
04-10
07-06


沒有留言: